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也将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中国文化带着自信,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魅力。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先后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往来,与各国文化、教育、经济、科学、体育机构和文艺团体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常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等保持联系和沟通,积极与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携手推进国家间的民意沟通,共同深化民间友好,合力开展民生合作。通过活动,展示绚烂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公共外交工作。坚守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为导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力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深入宣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中华传统理念在世界上得到更多认同。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