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巡展在上海新美术馆隆重举办

时间:2023-02-13 10:26:40          来源:

作为中德建交五十周年的重要文化成果,2023年2月12日,“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巡展在上海新美术馆隆重举办。展览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主办,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支持,上海新美术馆承办。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龙宇翔,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出品人,范迪安同时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新美术馆馆长王敬元主持开幕式。
1开幕式.jpg
开幕式
中德建交50年来,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旅德中国艺术家跨越文化边界,游走于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上,在观览中德艺术传统和现代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将广阔的视野和细密的感思凝练于自身的艺术与设计创作中。此次“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旨在呈现这批艺术家在中德文化蒙养下的艺术实践方式,也是对艺术旅德这一现象的梳理,不仅是旅德中国艺术家艺术成长、成熟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中德艺术交流未来的美好憧憬。
2龙宇翔致辞.jpg
龙宇翔致辞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龙宇翔在致辞中说,书画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不同文明间架起沟通桥梁。50年前,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双方友谊新篇章。50年来,中德超越分歧、携手合作,在文化艺术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征。近年来,中德两国关系迈入高水平发展阶段,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丰富。作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高度重视与德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希望通过此次中德建交50周年作品展,以文化交流为媒,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民间、地方、青年、教育、文化友好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并成为中德两国艺术家开展艺术研讨和文化交流的互动平台,为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史明德致辞.jpg
史明德致辞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从中德友好的角度出发,回溯了50年来中德艺术的交流历程。他说,此次在上海新美术馆举办的“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又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展示,它让我们看到旅德中国艺术家们如何穿行于中德艺术之间,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迸发创造的活力。他们将中德艺术传统和表现方式相融酿化,呈现出蓬勃的创造生机,为中德两国半个世纪的真挚情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德艺术交流将有助于中德双方携手努力,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为推动创造两国人民的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3贺德满致辞.jpg
贺德满致辞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贺德满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文化艺术在搭建两国友好桥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桥社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绘画为例,介绍了其对21世纪现代艺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都说明艺术是有活力的,艺术是无国界的,艺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即如同桥梁,促进优秀文化的互通与共赏。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亦是如此,感谢主办方将旅德艺术家的作品梳理汇聚于此,这不仅是艺术的集中呈现,更是中德不同艺术元素的激情碰撞。相信能够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跨国界的视觉盛宴!”
6王小松致辞.jpg
王小松致辞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艺术家代表王小松动情地回顾了他三十年前的旅德历程,讲述其十余年的在德经历。他表示,今天我们这些归来的学子在中国美术、设计、音乐界、特别是在大学里已经成为骨干教授、或是艺术大家。他们承担重任、辛勤耕耘、将德国现当代艺术教育思想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互融合,启发新一代学子的自我意识与批评精神。旅德艺术家的兴起,离不开二十世纪艺术的别开生面及德国艺术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梳理旅德艺术家及其艺术语言与创作观念,特别是这代人所带给中国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当代艺术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新的使命与责任,今天具有跨文化身份的旅德艺术家,其跨文化适应能力造就了对于身份建构的双向性和模糊性,以自觉的方式,共同在全球化视域不断的变化中,寻求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观与话语体系。
5范迪安致辞.jpg
范迪安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中德建交50年来,艺术交流成为两国友好往来的重要见证。旅德中国艺术家的学习、研究与创造是中德两国艺术交流史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德国艺术在反映大自然的广袤,特别是对于大自然的文化属性、精神属性的追求上形成了独到的表现。中国艺术写意绘画传统亦强调对于自然山川的精神性叩问,和对现实生活从表象到深层的追踪与追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国艺术的文化传统和中国艺术的文化传统也有许多相连、相通之处。他们艺术创作间彰显出的共性是对于表现性语言的运用和精神性内涵的思考,体现出了跨越文化边界进行艺术实践的丰富性。”
7参观画展.jpg
参观画展
此次展览汇聚37位旅德中国艺术家,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以及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仅包括许江、杨起、谭平、朱金石、邓国源、周春芽、张晓刚、马路、王小慧、单凡、王小松、任戎、李继伟、缪晓春等风格语言个性鲜明的创作,也展现了王敏、何见平、滕菲、林存真、何崴等在艺术设计、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成果。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旅德中国艺术家进行的系统性学术梳理,全景式地呈现了该群体在中德文化艺术交流中融汇两国艺术优长,在时代发展中深入思考与探索的累累硕果。
8参观画展.jpg
参观画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不仅是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汇总,更是对古人春日雅集的传承与延续。而在中德建交50周年的今天,它更成为连结两国情谊的坚实纽带,见证着中德两国敦睦邦交的累累硕果。据悉,该展览还将巡展至青岛、常州等地。
9展出作品《葵园铿锵》,作者许江.jpg
展出作品《葵园铿锵》,作者许江
10展出作品《联想》,作者杨起.jpg
展出作品《联想》,作者杨起
11展出作品《龙眠山庄》,作者周春芽.jpg
展出作品《龙眠山庄》,作者周春芽
12展出作品《缓慢之作,119小时7分48秒》,作者单凡.jpg
展出作品《缓慢之作,119小时7分48秒》,作者单凡
13展出作品《水之波-2》,作者孟煌.jpg
展出作品《水之波-2》,作者孟煌
14展出作品《一滴水图书馆》,作者何巍.jpg
展出作品《一滴水图书馆》,作者何巍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日报社原社长朱灵,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艾买·依民提;昆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晓梅,常州市委常委乔俊杰;中法学院院长余丁、副院长王可;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影视部执行秘书长刘晨光、上海联络部执行部长邱长信,湖南联络部部长彭崇谷、秘书长苏心灵,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特派员阮希玮、爱心大使龚之前;著名云裳华服设计师梁素云,菲律宾麦格纳实业矿业有限公司董事张少伟,苏州市正洋纺织有限公司董事施纯锻等中德友好人士参加活动。